中(華民)國歷屆都是用什麼名稱出賽奧運的呢?
中(華民)國統治中國時,於 1924 年以 China 的名義首次出賽巴黎奧運,1932 年洛杉磯奧運、1936 年柏林奧運時也同樣以 China 之名出賽。當時的臺灣仍為日本殖民地,第一個出賽奧運的臺灣人是田徑選手張星賢,他於 1932、1936 年代表日本出賽,但他在戰後卻遭中國國民黨打壓。
中(華民)國於 1949 年遷佔臺灣,並於 1952 年的赫爾辛基奧運以退賽抗議大會允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出賽。1956 年墨爾本奧運時,被要求改以 Formosa China 名義出賽。1960 年羅馬奧運時則以 Formosa 出賽,代表團在開幕式進場時舉「Under Protest」(抗議中)牌子入場,抗議主辦單位不允許使用「China」出賽。
1964、1968 年被要求以 Taiwan 出賽,1972年再次以 China 代表中國出賽。1976 年蒙特婁奧運時,為抗議主辦國加拿大要求以 Taiwan 名義出賽「矮化中華民國」,不惜退賽抗議。國際奧會後來在 1981 年和中國國民黨政權簽訂洛桑協議,自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開始以 Chinese Taipei 出賽至今,這次東京奧運已經是第 10 次。
中(華民)國過去統治中國時沒有拿過獎牌,直到遷佔臺灣後才在 1960 年靠著臺灣阿美族原住民Maysang Kalimud(楊傳廣)拿到第一面獎牌,並於 2004 年靠陳詩欣得到第一面金牌。